1999年4月的一天上午,我正在镇里的通讯报道组写稿,突然镇办公室的通讯员,到办公室找我,让我到组织办去一趟,我感到莫名其妙,我的工作很少同组织办有关联。 ![](http://image.uczzd.cn/4865649108498379172.jpg?id=0&width=720)
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往组织办去。我走在路上,就开始想莫非组织办同志跟我谈话,第三次把我辞退回家务农。 我是镇里的一个临时工,90年我被招聘到我们镇里专门从事通讯报道工作。 93年和99年两次乡镇机构改革,清理清退混岗和临时工,我都被作为清理清退对象,回家务农,之后又被返聘回镇,继续从事通讯报道工作。 记得那次我们有十二个人返聘回镇,镇党委书说,其他十一个人不是有背景就是有关系,总而言之,都是走后门过来的。 说到我,书记说,他是我们镇唯一的一个家庭没有背景,上面没有关系,没有给领导送过礼的人,长的相貌平常,我们是瘸子里选将军,把他返聘进来的。 我被返回乡镇工作,认真勤奋工作,一个月30天,我几乎每天没在办公室里坐过,下乡入村进户,采访报道新闻。 我敲门走进了组织办公室,组织委员正在看着报纸,见我到来,他吩咐我坐下,放下报纸跟我谈话。 书记办公会研究决定,把你从通讯报道组调出来,到党政办公室工作,从事文字材料工作,你准备一下明天就去办公室上班。 我知道,原先办公室从事文字材料的秘书调走了两三月,一直没有人接上,领导的讲话材料及上报市区信息都是由办公室主任及勤杂人员忙里抽闲整理上报。 新来的镇党委书记上任后,特别注重文字材料,他说文字材料是一个乡镇工作的门面,一定抓实抓好。 第二天早上八点,我到了办公室去报到,党政办公室主任是一个年轻小伙,大约有二十七八岁。 办公室主任向我介绍了其他同志,也向室里的其他同志介绍了我,对于我的到来,办公室的同志反映平淡无奇,但从他们的目光中,我还是捕捉到了他们的疑惑。 我的工作除了给主要领导撰写各种材料,还要做好对区委办公室的信息上报工作。 一个月后,我们镇的信息上报工作冲进了全区10个乡镇的第四名,书记和办公室主任表示满意。 ![](http://image.uczzd.cn/13820237722991942580.jpg?id=0&width=720)
镇长去我们办公室检查工作,却有不同的看法。他说:“来了专门抓信息材料的,才弄了个第四名。” 我听了,脸上发烫,心里非常难受,办公室的同志都用疑感的目光看着我。 过了一个星期以后,全区召开了小城镇建设现场会,要求党委书记参加,我们镇是区领导观看的现场之一,作为典型乡镇,书记要作经验典型发言。 书记把我叫到了他的办公室,要求按照镇里的定调,写一篇经验介绍材料。 这对我来说,没有什么难度,因为我做通讯报道工作时,对于我们乡镇的小城镇建设情况比较知根知底,手里上有现成的材料,一个下午,我就把材料写好了。 写好后,我没有立即交给书记,又仔细检查了几遍,在细节上又作了一些修改补充。 开会前的两天,我把材料交给了书记,书记表示满意。 谁知道开会前的一天,区委办公室又下了一个通知,全市召开农村工作会议,党委书记必须参加。 全区小城镇建设现场会就由镇长参加了,我给书记的材料转到了镇长手中。 镇长看完材料,就把我叫到他的办公室,他对我说,材料必须推倒重来。 这下,我可犯难了,一夜之间要写出别具一格的另一份材料,谈何容易。 不过,领导的话就是命令。我又按照镇长的性格特点,把那片材料来了个换血,只不过中心内容基本没有变化。 事后,分管城镇建设的副镇长在办公室,问镇长:“那份材料写的怎么样?” 镇长说:“还凑合着。” 我听了以后心里酸溜溜的。 我向办公室的几个同志诉说了自己的苦楚,他们见我只知道工作,心无二事。 办公室的几个同志向我透露出鲜为人知的秘密,在这里不宜表述清楚。 于是,我拼命努力工作,一年后我们的文字材料工作做到了全区第一。 第二年的四月份,区委办公室要求我们镇拟定一个人,作为全市优秀信息工作者,上报区委办公室,由市委办公室审核开会颁发证书。 镇里的书记办公会最后敲定我为市级优秀信息工作者,我知道后,两眼流出了泪水,我的工作终于得到了领导的肯定。 这个信息很快传到了办公室,他们对我表示祝贺。 就在我准备个人情况材料上报区委办公室时,办公室的几个同志却向我来了个善意的提醒。 负责接待的同志告诉我:“你把这份荣誉让给咱主任,不然你以后不好开展工作。” 小车班有的司机提醒我:“你一个临时工,要咱主任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不知道,你让给他,他又多了一份提升的砝码。” 我没有让,我想:“自己辛辛苦苦得来的荣誉岂能一声不响,让给他人,一是,自己不是善于察颜观色,见风使舵只知干好工作的那种人。二是影响了自己在众人中的名声,为人所不齿,自己不想做那种被人背后指指戳戳的那种人。 …… 我谢绝了他们的善意提醒。 以后的日子里,正如提醒人所说的那样。 一,他停了我中午在食堂免费就餐的份饭。 二,我的工作稍有疏忽和大意,他就对我暴跳如雷。 三,有时在开会的大众场合下,他借花移木地讥讽我。 三个月以后,我以身体不适为由,我辞职回到了家乡,一边务农,一边跟人学种着小买卖。 尽管有的领导再三让我回去上班,我谢绝了他们的好意。 如今,我已是57岁的中年人,两个孩了的父亲。 由于我这个人没有什么坏心眼,捣实锤,在家与人相处融洽,小买卖也做的风生水起,一家人生活的其乐融融。 种地做买卖之余,我不忘笔耕,我是农民,心想农村事,写三农文章,为农村建设鼓与呼。 ![](http://image.uczzd.cn/16598820880183835382.jpg?id=0&width=720)
20多年后,我再遇见办公室的老朋友,他们告诉我,幸亏你当年辞职不干,不然到今天也是个穷光蛋,而那个办公室主任,攀升较快,年纪40来岁,就升到正科级,刚上几年就因病去世。
|